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名师生赴井冈山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一线课堂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0-21浏览次数:0

(本网讯 胡婷 报道)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校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卫东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延庆带领百名师生于20211015日上午8出发,赴井冈山开展为时四天的一线课堂活动。


  20211015日,百名师生先后参观了贺子珍纪念馆、三湾改编纪念馆和八角楼教学基地。在贺子珍纪念馆,胡延庆生动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贺子珍同志生平,尤其是她曾怀有身孕参加长征,和其他士兵一样跨过雪山和草地,这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




在三湾改编纪念馆,同学们了解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情况并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对军队领导的重要性。在八角楼教学基地,导游讲述了当年毛主席借着清油灯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的故事。同学们仿佛看到了在八角楼昏暗灯光下一个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的共产党人的自信与坚定模样。


20211016日晚,彭卫东结合两天的参观学习体会系统生动地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彭卫东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1921723日,中共“一大”召开,与会代表仅13位。当时全国的共产党员人数才50多名,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已达9514.8万。他说:“我们党从浙江嘉兴的一叶小舟发展成现在的巍巍巨轮,来源于伟大建党精神动力 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平均年龄为28岁,而当时青年毛泽东正好是28岁。历史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正是在中共“一大”召开28年后,我们的新中国诞生了!彭卫东结合“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两个人物,详细地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所指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 他说:“张桂梅老师是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展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追逐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为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世界解决饥饿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案。”

随后两天百名师生先后参观了黄洋界、红军造币厂、五指峰等景点,并步行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祭拜革命先烈的仪式。


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同学们更加切身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所讲的伟大建党精神之一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同时他们也更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要树立崇高理想,把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当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何凯

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