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张昆帆学术讲座: 专业自动驾驶感知技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4-12浏览次数:25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动驾驶感知技术,明确生涯目标,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意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于2021年4月6日在学术报告厅一楼开展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驾驶感知技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张昆帆博士主讲,我院院长邹小金及副院长简翔成带领我院学子听取此次讲座。


    

自动驾驶又称无人驾驶,是一种由电脑控制,部分由人工参与或完全没有人工参与的驾驶行为。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依靠人工智能、通讯、传感器、定位系统等技术的支持。自动驾驶的关键为目标理解,在大数据与大计算力的支撑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面临着很多瓶颈,如高可靠环境感知、自主导航与信息融合。按照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标准,自动驾驶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分为6个等级:无自动化(L0)、驾驶支持(L1)、部分自动化(L2)、有条件自动化(L3)、高度自动化(L4)和完全自动化(L5)。自动驾驶领域的巨头们均聚焦于L4水平的无人驾驶技术。自动驾驶的市场潜力巨大,有希望解决交通拥堵、疲劳驾驶、车辆路线规划等问题,未来自动驾驶将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昆帆博士首先讲了定位与地图构建的问题,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耦合、相互促进的。接着讲到了SLAM的研究发展史,从SLAM讲到了DSO。然后介绍了现有的SLAM存在的问题,如:很少关注时间的连续性、太过依赖于像素的对应关系、高计算损耗以及学习方法需要大量标注等,进而引出了SLAM缺少系统阐述这一关键性问题。紧接着讲解了基于数据流的SLAM的工作过程:从流到预测,再到地图构建,最后到学习的过程。

接着又讲到自动驾驶的产业生态,并为我们阐述了自动驾驶生态建设的关键性。自动驾驶产业已初具规模,具体反映为安全成为自动驾驶发展的黄金标准,商业模式逐渐明晰,人工智能成为基础技术以及相关的产业支撑等方面。接着又讲到了自动驾驶的基础性技术,即视觉感知智能技术,涉及算法、大数据、算力、细分场景和垂直整合等5个维度。同时,介绍了在环境感知、自主导航技术以及信息融合中的应用。然后讲到了自动驾驶落地面临的主要挑战,如缺乏认知水平的理解能力、缺乏知识推理能力以及缺乏举一反三的小样本学习能力等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前景,明晰了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本次讲座干货满满,很多同学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驾驶感知技术的相关知识,在面对专业分流时将不会茫然无措,而是从容镇静,积极从自身兴趣、优势和综合能力方面分析自我,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我院还将进一步开展专业系列讲座,为学校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班风做出积极贡献。